哭趙廷採儼

餘姚江上故王孫,黃鶴山中講世昏。 冰玉聲華過衛樂,丹青事業在乾坤。 半途忍棄妻兒面,一念應懷父母恩。 泚筆爲修潛德傳,無多老淚只銷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餘姚江:位於今浙江省餘姚市的一條江。
  • 故王孫:指已故的貴族後代。
  • 黃鶴山:位於今湖北省武漢市的一座山,古時常有文人墨客在此講學。
  • 講世昏:指講解世間的昏暗不明之事。
  • 冰玉聲華:比喻人的品德高潔,聲音清脆悅耳。
  • 衛樂:指古代衛國的音樂,這裏比喻高雅的文化藝術。
  • 丹青事業:指繪畫藝術,這裏泛指文化藝術事業。
  • 乾坤:指天地,泛指世界。
  • 半途忍棄:指在人生的中途忍痛放棄。
  • 泚筆:指用筆蘸墨。
  • 潛德:指不爲人知的德行。
  • 銷魂:形容極度悲傷。

翻譯

在餘姚江上,有一位已故貴族的後代,他在黃鶴山中講解世間的昏暗不明之事。他的品德高潔,聲音清脆悅耳,超越了古代衛國的音樂,他的繪畫藝術成就遍佈天地之間。在人生的中途,他忍痛放棄了妻兒的面容,心中始終懷念着父母的恩情。我用筆蘸墨,爲他寫下不爲人知的德行傳記,我的老淚不多,只是感到極度的悲傷。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已故貴族後代的深切哀悼和對其高尚品德的讚揚。詩中,「餘姚江上故王孫」和「黃鶴山中講世昏」描繪了主人公的身份和活動,而「冰玉聲華過衛樂,丹青事業在乾坤」則讚美了他的品德和藝術成就。後兩句「半途忍棄妻兒面,一念應懷父母恩」揭示了主人公的人生選擇和對父母的深情。最後,「泚筆爲修潛德傳,無多老淚只銷魂」表達了詩人對主人公的敬仰和自己的悲傷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逝者的一種深切緬懷。

陶宗儀

元末明初浙江黃岩人,字九成,號南村。元末應試不中。於學問無所不窺。元末避兵,僑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號。累辭辟舉,入明,有司聘爲教官。永樂初卒,年八十餘。輯有《說郛》、《書史會要》,著《南村詩集》、《輟耕錄》。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