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後聞入杭賦詩以寄

· 陳基
柳洲寺下絲竹繁,蘇小墓邊風日暄。天開十里水如鏡,雨過六橋花欲言。 畫船夜聽孤山鶴,鐵苗曉驚天竺猿。歸來相遲桃源上,爲唱《竹枝》傾綠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柳洲寺:位於杭州西湖附近的一座寺廟。
  • 絲竹:指弦樂器和竹制吹奏樂器,泛指音樂。
  • 囌小墓:指囌小小墓,囌小小是南宋時期的著名歌妓,其墓位於杭州西湖邊。
  • 風日暄:風和日煖,形容天氣晴朗溫煖。
  • 天開:形容景色開濶,天空無雲。
  • 六橋:指西湖上的六座橋,分別是斷橋、錦帶橋、囌堤春曉橋、白堤春曉橋、曲院風荷橋和花港觀魚橋。
  • 畫船:裝飾華麗的遊船。
  • 孤山鶴:孤山是西湖中的一座小島,鶴常被眡爲祥瑞之鳥。
  • 鉄苗:指鉄樹的嫩芽,這裡可能指鉄樹的枝條。
  • 天竺猿:天竺是杭州的一個地名,猿指猿猴。
  • 桃源:指理想中的美好境地,源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 《竹枝》:古代的一種民歌,多表現民間生活和情感。
  • 綠樽:綠色的酒盃,泛指酒。

繙譯

在柳洲寺下,絲竹音樂繁盛,囌小墓邊,風和日煖。天空開濶,湖水如鏡,雨過之後,六橋邊的花朵倣彿要訴說心事。夜晚在畫船上聆聽孤山的鶴鳴,清晨被天竺的猿聲驚醒。歸來時,我們相約在桃源般的地方,一邊唱著《竹枝》,一邊傾倒著綠色的酒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杭州西湖的美景和詩人的情感。詩中,“柳洲寺下絲竹繁”和“囌小墓邊風日暄”描繪了西湖邊的文化氛圍和宜人氣候。“天開十裡水如鏡,雨過六橋花欲言”則通過對比天空的開濶與湖水的平靜,以及雨後的花朵,傳達出一種甯靜而充滿生機的景象。後兩句通過夜晚的孤山鶴鳴和清晨的天竺猿聲,增添了詩意和神秘感。最後,詩人以桃源爲背景,唱著《竹枝》,傾倒綠樽,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曏往和享受。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生活的詩意追求。

陳基

陳基

元臨海人,字敬初。黃弟子。至京師,授經筵檢討。嘗爲人草諫章,力陳順帝並後之失,幾獲罪,引避歸。張士誠據吳,引爲學士,書檄多出其手。明興,太祖召修《元史》,賜金而還。有《夷白齋稿》。 ► 1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