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寧賦詩見寄次韻四首

十年仕宦厭馳驅,隨例歸休始定居。 門巷每來君子履,杖藜閒過野人廬。 錦心繡口三都賦,玉軸牙籤萬卷書。 別有高情真自適,或時孤棹或巾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仕宦(shì huàn):指做官。
  • 馳驅(chí qū):奔波忙碌。
  • 隨例:按照慣例。
  • 杖藜(zhàng lí):拄着藜杖,指行走。
  • 錦心繡口:形容文思優美,口才流利。
  • 三都賦:古代文學作品,指西晉左思所作的《三都賦》。
  • 玉軸牙籤:指書籍的精美裝幀。
  • 萬卷書:形容書籍衆多。
  • 孤棹(gū zhào):孤舟。
  • 巾車(jīn chē):有帷幕的車子,指乘車出行。

翻譯

十年爲官生涯,厭倦了奔波忙碌,按照慣例退休後纔開始安定居住。門前常有君子來訪,我拄着藜杖閒逛到鄉野人家。文思優美,口才流利,能寫出如《三都賦》般的佳作,家中藏書豐富,裝幀精美。除此之外,我還有高雅的情趣,自在地享受生活,有時獨自乘舟,有時乘車出遊。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退休後的閒適生活和對文學的熱愛。詩中「十年仕宦厭馳驅」一句,既是對過去忙碌生活的回顧,也預示了退休後的寧靜。「錦心繡口三都賦,玉軸牙籤萬卷書」展現了作者的文學才華和豐富的藏書,體現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最後兩句「別有高情真自適,或時孤棹或巾車」則描繪了作者退休後的自在生活,既有孤舟獨釣的寧靜,也有乘車出遊的愜意,充分展現了作者對退休生活的滿足和享受。

陶宗儀

元末明初浙江黃岩人,字九成,號南村。元末應試不中。於學問無所不窺。元末避兵,僑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號。累辭辟舉,入明,有司聘爲教官。永樂初卒,年八十餘。輯有《說郛》、《書史會要》,著《南村詩集》、《輟耕錄》。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