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南窗陰陰日色薄,北窗烈烈風聲惡。 破衲矇頭睡正濃,地爐煮餅鐺折腳。 小奴驚叫老婢嗔,我愧口腹煩他人。 豪家香閣暖生春,人乳蒸豚蠟代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陰陰:陰暗的樣子。
  • 日色薄:陽光微弱。
  • 烈烈:形容風聲猛烈。
  • 破衲:破舊的僧衣。
  • 矇頭:用衣物覆蓋頭部。
  • 地爐:地面上的火爐。
  • 煮餅:煮制的麪食。
  • 鐺折腳:鍋或爐子腳損壞。
  • 口腹:指飲食。
  • 人乳蒸豚:用人的乳汁蒸煮小豬。
  • 蠟代薪:用蠟代替柴火。

翻譯

南邊的窗戶下,陽光微弱,顯得陰暗;北邊的窗戶則被猛烈的風聲所困擾。我穿着破舊的僧衣,用它覆蓋着頭部,正在沉睡中,地上的火爐上煮着麪食,但爐腳已經損壞。一個小奴隸驚叫起來,老婢女也生氣了,我因爲飲食問題而感到愧疚,不得不麻煩他人。而在那些富豪的家中,香閣裏溫暖如春,他們用人的乳汁蒸煮小豬,用蠟來代替柴火。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南窗與北窗的不同景象,以及自己簡陋的生活與富豪家的奢華生活,表達了作者對社會不公和貧富差距的深刻感受。詩中「破衲矇頭」與「人乳蒸豚蠟代薪」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社會的不平等。同時,通過對自己生活細節的描寫,展現了作者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