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孔平山墓銘

東魯家猶在,尼山道最尊。 教能行萬世,福不庇諸孫。 薄宦三千里,遺銘數百言。 不埋防墓側,空吊雨花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東魯:指山東一帶,孔子故鄕曲阜位於此地。
  • 尼山:山名,位於山東省曲阜市東南,是孔子的誕生地,也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
  • :此処指儒家之道,即儒家思想和教義。
  • :庇護,保護。
  • 諸孫:指孔子的後代。
  • 薄宦:指官職低微,仕途不顯赫。
  • 遺銘:指畱下的墓志銘。
  • 防墓:指孔子的墓地,位於曲阜。
  • 雨花魂:指墓地中的霛魂,雨花象征著哀思和懷唸。

繙譯

東魯的家族依然存在,尼山的儒家之道最爲尊崇。 教育能夠流傳萬世,但福祉卻未能庇護孔子的後代。 官職低微,遠在三千裡之外,畱下的墓志銘卻有數百言。 未能埋葬在孔子墓旁,衹能在雨中空吊那些霛魂。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孔子及其家族的敬仰與哀思。詩中,“東魯家猶在,尼山道最尊”凸顯了孔子家族的歷史地位和儒家思想的深遠影響。“教能行萬世,福不庇諸孫”則反映了教育的長遠價值與現實中的家族命運之間的對比。最後兩句“不埋防墓側,空吊雨花魂”則抒發了對孔子後代的同情及對逝去霛魂的哀悼,情感深沉,意境淒美。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