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闕(tiān què):指天宮,這裏比喻京城的宮殿。
- 虛無:遙遠而不可及的樣子。
- 城低:城牆低矮。
- 納:容納。
- 白榆:一種樹名,這裏指白榆林。
- 迷:迷失,這裏指白榆林遮蔽了視線。
- 雁塞:雁門關,泛指邊塞。
- 青草:綠色的草地。
- 補:補充,這裏指青草覆蓋。
- 龍灣:地名,這裏指有龍形地貌的灣曲。
- 市簇:市集密集。
- 官清:官員清廉。
- 閒(xián):同「閒」,空閒。
- 重遊:再次遊覽。
- 深問俗:深入瞭解民情風俗。
- 鬢毛斑:鬢角的頭髮斑白,指年紀已老。
翻譯
京城的宮殿彷彿在虛無縹緲之中,城牆低矮,卻能容納遠處的山巒。 白榆林遮蔽了通往邊塞的視線,青草覆蓋了龍形的灣曲。 市集密集,家家戶戶都很近,官員清廉,日子一天天閒適。 再次遊覽,深入瞭解民情風俗,漸漸地,我爲鬢角的斑白感到遺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京城的景象與詩人的感受。詩中,「天闕虛無裏」展現了京城宮殿的遙遠與神祕,「城低納遠山」則體現了城牆雖低卻能包容萬象的意境。後兩句通過對白榆林和青草的描寫,巧妙地引入了邊塞與龍灣的元素,增添了詩意的層次感。後四句則轉向市集與官員的生活狀態,表達了詩人對清閒生活的嚮往。最後,詩人通過「重遊深問俗,漸恨鬢毛斑」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深入瞭解民風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京城生活的複雜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