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雜詠十首

· 袁桷
長夏崇真館,疏簾灑靜便。 支頤推萬古,止息契重玄。 月窟窗如雪,天瓢酒似泉。 主人憐老客,下榻不曾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上京:指元朝的首都大都(今北京)。
  • 崇真館:指元朝時期的一處道教宮觀。
  • 疏簾:指稀疏的簾子,可以讓風和光線透入。
  • 支頤:以手托腮,形容沉思或休息的樣子。
  • 萬古:極言時間之長,指永恆。
  • 止息:停止,休息。
  • 契重玄:契合深奧的道理。
  • 月窟:指月宮,這裏形容窗戶明亮如月。
  • 天瓢:神話中天上的大瓢,這裏比喻酒器。
  • 老客:老朋友,常客。
  • 下榻:指住宿,留宿。

翻譯

夏日長長,在崇真館中,稀疏的簾子讓這裏顯得格外靜謐。我以手托腮,沉思着萬古不變的道理,尋找着深奧的契合。窗戶明亮如月宮,酒如天上的泉水般源源不斷。主人憐愛我這個老朋友,總是不曾將留宿的牀榻收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夏日裏在崇真館的寧靜生活。詩人通過「疏簾」、「月窟」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清涼、幽靜的氛圍。詩中「支頤推萬古,止息契重玄」表達了詩人對宇宙深奧之理的沉思與追求。最後兩句則展現了主人對老客的深厚情誼,以及詩人對此的感激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友情的珍視。

袁桷

元慶元路鄞縣人,字伯長,號清容居士。舉茂才異等,起爲麗澤書院山長。成宗大德初,薦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進郊祀十議,禮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請購求遼、金、宋三史遺書。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講學士。泰定帝泰定初辭歸。桷在詞林,朝廷制冊、勳臣碑銘,多出其手。卒諡文清。著有《易說》、《春秋說》、《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