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趙公子游蔣山即席次李五峯韻

· 陳旅
弭棹丹陽郭,鳴鞭白下山。 晴原煙翳翳,幽樹鳥關關。 石液玻瓈碧,雲根瑪瑙殷。 佛巖開細菊,僧徑入叢菅。 雨洗川容淨,潮隨野色還。 六朝有遺事,盡在夕陽間。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弭棹(mǐ zhào):停船。
  • 丹陽郭:丹陽的外城。
  • 白下山:南京附近的山名。
  • 翳翳(yì yì):形容煙霧繚繞的樣子。
  • 關關:鳥鳴聲。
  • 石液:指石中的液體,這裏可能指泉水。
  • 玻瓈(bō lí):即玻璃,形容水清澈透明。
  • 雲根:山石。
  • 瑪瑙殷(mǎ nǎo yīn):像瑪瑙一樣深紅色。
  • 佛巖:刻有佛像的岩石。
  • 叢菅(cóng jiān):茂密的草叢。
  • 川容:河流的面貌。
  • 野色:田野的景色。
  • 六朝:指歷史上在南京建都的六個朝代。

翻譯

停船在丹陽的外城邊,揮鞭策馬穿過白下山。 晴朗的原野上煙霧繚繞,幽靜的樹林中鳥兒鳴叫。 石中的泉水清澈如玻璃,山石像瑪瑙一樣深紅。 佛巖上開滿了細小的菊花,僧人小徑通向茂密的草叢。 雨水洗淨了河流的面貌,潮水隨着田野的景色退去。 六朝的遺事,都留在了夕陽的餘暉中。

賞析

這首作品以遊蔣山爲背景,通過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自然景色和歷史遺蹟。詩中「晴原煙翳翳,幽樹鳥關關」等句,生動地表現了山間的寧靜與生機。而「石液玻瓈碧,雲根瑪瑙殷」則巧妙地運用比喻,展現了山水的美麗。結尾「六朝有遺事,盡在夕陽間」,不僅點明瞭歷史背景,也增添了詩的深沉與韻味,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自然美景的讚美。

陳旅

元興化莆田人,字衆仲。幼孤,篤志於學,不以生業爲務。以薦爲閩海儒學官。遊京師,虞集見其文,稱其博學多聞。薦除國子助教。出爲江浙儒學副提舉。順帝至正初,累官國子監丞卒。有《安雅堂集》。 ► 1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