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孟嘗養士及叔孫演禮故碑

時雄因客重,曲學表君尊。 義市齊公子,禮傳漢叔孫。 兩生終莫致,三窟竟何存。 寂寞荒碑在,徒貽識者論。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時雄:指當時的英雄人物。
  • 曲學:指偏頗或不正統的學問。
  • 表君尊:顯示君主的尊貴。
  • 義市:指以義氣相交的市場,這裏比喻孟嘗君的門客。
  • 齊公子:指孟嘗君,他是齊國的公子,以養士著稱。
  • 禮傳:指禮儀的傳承。
  • 漢叔孫:指漢代的叔孫通,他以制定禮儀而聞名。
  • 兩生:指兩種生活態度或選擇。
  • 三窟:比喻多種避難或藏身之所,源自《戰國策》中孟嘗君的故事。
  • :遺留。

翻譯

當時的英雄因門客而聲名顯赫,偏頗的學問彰顯了君主的尊貴。孟嘗君以義氣相交的門客而聞名,叔孫通則以傳承禮儀而著稱。兩種生活態度終究難以達到,孟嘗君的三窟避難所最終又何在呢?荒涼的石碑靜靜地立在那裏,只留給後人無盡的議論。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孟嘗君和叔孫通的對比,表達了對英雄時代和禮儀傳承的思考。詩中「時雄因客重」和「曲學表君尊」揭示了英雄與學問的關係,而「義市齊公子」和「禮傳漢叔孫」則展現了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最後兩句「寂寞荒碑在,徒貽識者論」則流露出對歷史遺蹟的感慨和對後人評價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洞察。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