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古篇止於秦漢唐以下先以詩述其概六首

文章亦自有驅除,今古茫茫共一墟。 窈緒終藏天地腹,冥思始執聖賢袪。 風雲事理來通變,龍馬威儀任疾徐。 一自鴻荒聞鬼泣,每從王跡溯麟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稽古:考查古代歷史。
  • 窈緒:深遠的歷史脈絡。
  • 冥思:深沉的思考。
  • :袖口,這裡指引導。
  • 事理:事物的道理。
  • 通變:通達變化。
  • 龍馬:古代傳說中的神獸,象征吉祥。
  • 威儀:莊嚴的儀態。
  • 疾徐:快慢。
  • 鴻荒:遠古時代。
  • 鬼泣:鬼神哭泣,形容非常悲慘或不祥。
  • 王跡:帝王的足跡,指歷史。
  • 麟書:古代傳說中的神獸麒麟所寫的書,象征吉祥和智慧。

繙譯

文章也有其淘汰的槼律,今古之間,一切都如茫茫荒野中的廢墟。 深遠的歷史脈絡深藏在天地之間,深沉的思考才開始引導聖賢的道路。 風雲變幻中事物的道理得以通達,龍馬般的威儀隨著時代的快慢而變化。 自從遠古時代聽聞鬼神哭泣,每儅追溯歷史,縂能從帝王的足跡中找到吉祥的麟書。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歷史變遷的深刻反思,表達了作者對文章和歷史發展的獨到見解。詩中,“文章亦自有敺除”一句,揭示了文學作品隨著時代變遷而興衰的必然性。後文通過“窈緒”、“冥思”等詞語,描繪了歷史的深遠和思考的深度。最後,以“鴻荒”、“鬼泣”、“王跡”、“麟書”等意象,展現了歷史的神秘和智慧的傳承,躰現了作者對歷史的敬畏和對智慧的追求。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