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入秋寒已來,將夏春未至。 暖氣與寒官,相值如相避。 麥田無寸青,山容添老悴。 古梅不敢開,何況桃李媚。 京師重拜客,酬荅有成例。 強起出西街,天風吼濤勢。 飛沙澀齒牙,霧眼揮酸淚。 未必諸高官,不省塵霾氣。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暖氣:溫暖的氣候。
  • 寒官:寒冷的氣候。
  • 相值:相遇。
  • 相避:相互避開。
  • :憔悴,形容植物枯萎。
  • 拜客:拜訪客人。
  • 酬荅:應答,回訪。
  • 成例:固定的規矩或習慣。
  • 強起:勉強起身。
  • :使口感不適,這裏形容沙塵使口腔不適。
  • :空氣中的灰塵和煙霧混合形成的混濁現象。

翻譯

入秋以來,寒意已經降臨,而夏天即將過去,春天還未到來。溫暖的氣候與寒冷的天氣相遇,彷彿彼此避讓。麥田裏沒有一絲綠色,山巒的面容顯得更加憔悴。古老的梅花不敢綻放,更不用說桃花和李花去展現它們的嬌媚了。在京城,拜訪客人是一種重要的社交活動,回訪也有固定的規矩。勉強起身,走出西街,天空中風聲如濤,氣勢洶涌。飛沙走石,使牙齒感到不適,霧濛濛的眼睛揮灑着酸楚的淚水。即使那些高官顯貴,也未必不知道這塵霾的氣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天過渡時期的自然景象和京城的社會風俗。通過對比溫暖與寒冷的氣候,以及麥田和山巒的枯萎景象,表達了季節交替時的淒涼感。詩中還反映了京城社交的繁瑣和塵霾天氣的壓抑,透露出詩人對自然和人文環境的深刻感受。整體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季節變遷和社會現實的敏銳觀察。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