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龔散才
梅雨濯江干,江風細吐寒。
紅亭一杯酒,慘無賓主歡。
天風吹子墮,倏忽送子還。
遊蹤如電影,閃爍太無端。
子曰爲官苦,予嗟行路難。
各自相慰勞,言言沁肺肝。
與子如林鳥,升沉各羽翰。
別子如湍水,東西異波瀾。
何如一合併,白首臭春蘭。
萍散有時聚,雲老終還山。
江頭風日雨,容易彫朱顏。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梅雨:指初夏江淮流域持續較長的陰雨天氣,正值梅子成熟,故稱梅雨。
- 濯:洗。
- 江干:江邊。
- 紅亭:紅色的亭子,常指送別之地。
- 倏忽:很快地,忽然。
- 遊蹤:旅行的蹤跡。
- 電影:比喻迅速消逝。
- 閃爍:形容光亮晃動不定。
- 無端:無緣無故。
- 嗟:嘆息。
- 行路難:比喻世路艱難。
- 慰勞:安慰犒勞。
- 沁:滲透。
- 肺肝:比喻內心。
- 羽翰:翅膀,比喻人的志向或行爲。
- 湍水:急流的水。
- 波瀾:波濤,比喻事物的起伏變化。
- 合併:合在一起。
- 臭:香氣。
- 萍散:比喻人的離散。
- 雲老:比喻隱退。
- 彫:同「凋」,凋謝。
- 朱顏:紅潤的面容,常指青春年少。
翻譯
梅雨洗滌着江邊,江風輕輕吹來,帶着些許寒意。在紅色的亭子裏,我們舉杯共飲,但氣氛卻異常淒涼,沒有賓主之間的歡愉。天風似乎將你吹落至我身邊,又忽然將你送回。你的旅行蹤跡如同電影一般迅速消逝,閃爍不定,讓人感到無端。
你說做官辛苦,我嘆息行路艱難。我們互相安慰,每一句話都深深觸動心絃。我們就像林中的鳥兒,各自飛翔,命運不同。與你分別如同急流的水,東西流向不同,波瀾各異。何不讓我們再次相聚,白頭到老,共同享受春蘭的香氣。
浮萍雖散,終有聚時;雲彩雖老,終會歸山。江邊的風和雨,容易使人青春容顏凋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梅雨季節江邊的淒涼景象,通過「紅亭一杯酒,慘無賓主歡」表達了離別時的無奈和哀愁。詩中運用「天風」、「電影」等意象,形象地描繪了時間的迅速流逝和人生的無常。後文通過對「行路難」和「爲官苦」的共鳴,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人生境遇的感慨。結尾處,詩人以「萍散有時聚,雲老終還山」寄託了對未來重逢的希望,同時也流露出對時光易逝、青春不再的哀愁。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凝練,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深切懷念和對人生無常的深刻感悟。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
袁宏道的其他作品
- 《 苦雨 》 —— [ 明 ] 袁宏道
- 《 送臨湘成公還至源寺寺時有火災 其二 》 —— [ 明 ] 袁宏道
- 《 日暮 》 —— [ 明 ] 袁宏道
- 《 惠安伯園亭看芍藥開至數十萬聊述數絕以紀其盛兼贈主人 》 —— [ 明 ] 袁宏道
- 《 戲作三星行送曹子野歸楚時予亦將歸裏 》 —— [ 明 ] 袁宏道
- 《 別黃道元 》 —— [ 明 ] 袁宏道
- 《 和退如初度與客談仙次韻 》 —— [ 明 ] 袁宏道
- 《 江上見數漁舟爲公卒所窘 》 —— [ 明 ] 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