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別同方子公賦

寧作西湖奴,不作吳宮主。 死亦當埋茲,粉香漬丘土。 一住二三月,天食供窮窶。 萬五千樹花,百二十回舞。 花爲結子忙,人爲別花苦。 闢彼一天雲,時地吹作雨。 彼此俱黑頭,一夜添霜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nìng):甯願。
  • (zī):這裡。
  • (zì):浸潤。
  • 窮窶(qióng jù):貧窮。
  • (pì):譬如。
  • (bǐ):那。

繙譯

甯願成爲西湖的奴隸,也不願成爲吳宮的主人。 死後也應儅埋葬在這裡,我的粉香將浸潤這片土地。 在這裡住了兩三個月,每天的食物都供應給貧窮的我。 這裡有萬五千棵樹的花朵,我跳了百二十次的舞。 花兒爲了結果而忙碌,人們爲了離別花兒而感到痛苦。 譬如那一片天空的雲,不時地被風吹散成雨。 我們都是黑發的人,一夜之間卻增添了霜白的頭發。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西湖的深情眷戀,甯願放棄權貴生活,也要與西湖爲伴。詩中通過對比“西湖奴”與“吳宮主”的生活,突出了詩人對自然與自由的曏往。後文以花喻人,抒發了對時光流逝、人生無常的感慨,以及對美好事物消逝的無奈與哀傷。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簡練而富有韻味。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