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辰:指日、月、星。
- 玉曆:古代記載天象曆法的書。
- 八桂:指廣西,古時廣西多桂樹,故稱。
- 行宮:皇帝出行時居住的宮殿。
- 剝復:《易經》中的兩個卦名,剝代表衰敗,復代表復興,此處指國家的興衰變化。
- 元造:指天命、天意。
- 謳吟:歌唱吟詠。
- 遠空:遙遠的天空。
- 羣騎:衆多騎兵。
- 畢月:指月亮,畢爲星宿名,月指月亮,這裏可能指月末或月亮的位置。
- 馬牛風: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
- 佻佻子:輕薄浮誇的人。
- 二東:指東方的兩個地方,具體指哪裏不詳,可能是指詩人的故鄉或東方的某個地方。
翻譯
在丁亥年的春天,我從嶺右歸來,暫時停留在故鄉的園中。讀着杜甫的《秦州雜詠》,心中不禁感到悵然若失,於是便用其韻腳來表達我的感慨。
日、月、星辰在玉曆中記錄着時間的流轉,我在廣西的行宮中寄託着思鄉之情。國家的興衰變化關乎天命,而遠方的歌聲則從天際傳來。衆多的騎兵參與着月末的巡視,而將領們卻像馬牛一樣與風無關。我長久地嘆息那些輕薄浮誇的人,他們披着霜露,遍佈在東方的兩個地方。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日、月、星辰的流轉和國家的興衰變化,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感慨和對故鄉的思念。詩中運用了《易經》中的卦象來隱喻國家的命運,同時通過對比騎兵的忙碌和將領的無關緊要,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現實狀況。最後,詩人對那些輕薄浮誇的人表示了不滿,認爲他們無法承擔起國家的重任。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凝練,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深切關注。

陳邦彥
明廣東順德人,字令斌。爲諸生,意氣豪邁。福王時,詣闕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聿鍵讀而偉之。既即位,授監紀推官。未任,舉於鄉。以蘇觀生薦,改職方主事,監廣西狼兵,授贛州。至嶺,聞隆武帝敗,乃止。西行謁桂王,擢兵科給事中。旋聞桂王兵敗,避居山中。清兵破廣州,觀生死。邦彥乃與陳子壯密約,起兵攻廣州。兵敗入清遠,與諸生朱學熙據城固守。城破被執,不食五日,被害。永曆諡忠憫,贈兵部尚書。
► 295篇诗文
陳邦彥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己巳二月已發書殊不盡意偶成長句寄諸子侄並示元發商叟德舉資萬里一笑 》 —— [ 宋 ] 李光
- 《 中春雨後元棫崗學博共遊鴻指園 》 —— [ 清 ] 柯輅
- 《 買陂塘 》 —— [ 清 ] 吳敬梓
- 《 晴日登盍簪樓用海嶼韻紀興 》 —— [ 明 ] 霍與瑕
- 《 扈從謁陵十詠駕出都城 》 —— [ 明 ] 倪謙
- 《 双双燕 辛卯二月,莲痕以庚寅腊五生朝感赋见示,索和,次韵 》 —— [ 清 ] 许宝蘅
- 《 半俸自戊辰二月置不復言作絕句二首 》 —— [ 宋 ] 陸游
- 《 驪歌二疊送韜仲春往秋陵 》 —— [ 明 ] 王彥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