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淙

一區崖壑洗深清,傍嶮隨夷置酒鎗。 石是米顛懷袖出,景如摩詰畫詩成。 遊人恰好中央坐,怒水常穿四壁行。 若把盧巖來比較,盧巖雖勝少幽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石淙:指巖石間的谿流。
  • :區域,這裡指一片地方。
  • 崖壑:崖壁和深穀。
  • 洗深清:形容水流清澈,深邃。
  • 傍嶮:靠近險峻的地方。
  • 隨夷:隨著平坦的地方。
  • 置酒鎗:設置酒器,鎗(chēng)指酒器。
  • 石是米顛:石頭像是米芾(fú)顛倒放置的,米芾是宋代著名書畫家,以顛倒放置石頭爲樂。
  • 懷袖出:從懷中或袖子裡取出,形容石頭小巧。
  • 摩詰:王維的字,唐代著名詩人、畫家。
  • 遊人恰好中央坐:遊人正好坐在中央。
  • 怒水:形容水流湍急。
  • 四壁行:水流在四周的巖石間穿行。
  • 盧巖:另一処風景名勝。
  • 少幽情:缺少幽靜的情趣。

繙譯

這片崖壁和深穀中的谿流,清澈而深邃,我們在靠近險峻又隨著平坦的地方設下酒器。那些石頭倣彿是米芾顛倒放置後從懷中取出的,而這裡的景色則像是王維的畫和詩一樣美。遊人恰好坐在中央,湍急的水流在四周的巖石間穿行。如果把這裡與盧巖相比,盧巖雖然也很美,但缺少了這裡的幽靜情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石淙的幽美景色,通過對比米芾的石頭和王維的畫詩,展現了景色的藝術美感。詩中“遊人恰好中央坐,怒水常穿四壁行”生動地描繪了遊人與自然景觀的和諧共処,以及水流的動態美。結尾的對比則突出了石淙獨有的幽靜情趣,表達了詩人對這片自然美景的獨特感受和偏愛。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