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馮明甫郡公招遊謝公巖同顧朗哉處士於野宗侯劇飲分韻得千字

刻秀堆嵐歲幾千,而今始落酒卮邊。 洞中歌板疑雲出,石上觥籌似水傳。 山簡韻高無政事,羊公才大少詩篇。 兒童拍手攔街語,老守風流勝昔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刻秀:雕刻得精緻秀麗。
  • :山中的霧氣。
  • 酒卮:古代盛酒的器具。
  • 歌板:古代用來打節拍的板子,此處指歌聲。
  • 觥籌:古代飲酒時用來計數的籌子,此處指酒宴上的熱鬧場面。
  • 山簡:人名,晉代名士,以風流著稱。
  • 羊公:人名,指羊祜,晉代名將,以才略著稱。
  • 政事:政務,治理國家的事務。
  • 老守:指作者自己,意爲老守其職。
  • 昔賢:過去的賢人。

翻譯

雕刻精緻、霧氣繚繞的山景已有數千年,如今這美景才落入酒杯之旁。 洞中的歌聲彷彿從雲端飄出,石上的酒宴熱鬧非凡,酒籌如水般傳遞。 山簡的韻味高雅卻無心政務,羊公才華橫溢卻少有詩篇。 孩子們拍手攔街歡笑,老守的風流勝過了昔日的賢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日與友人在謝公巖遊玩的情景,通過對比山簡和羊公,表達了作者對風流生活的嚮往和對政務的淡漠。詩中「洞中歌板疑雲出,石上觥籌似水傳」生動描繪了宴會的歡樂氛圍,而「兒童拍手攔街語,老守風流勝昔賢」則展現了作者自得其樂、超越古人的心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和人文風情的讚美。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