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太室絕頂

礫瓦紛紛雨洗斑,嵩峯久矣閉仙關。 雲開忽見玲瓏壁,水外微鋪淡遠山。 古道熟知龍洞嶮,僧雲勝在石樓間。 幽巖欲去無棲處,獵火燒空照夜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礫瓦:碎石和瓦片。
  • 嵩峰:指嵩山,五嶽之一,位於河南省。
  • 仙關:神話中仙人居住的地方,這裡指嵩山的高遠神秘之処。
  • 玲瓏壁:形容山壁陡峭而多孔,形態美觀。
  • 淡遠山:遠処的山峰,因距離遠而顯得淡雅。
  • 龍洞:山中的洞穴,傳說中常有龍居住。
  • 石樓:山中的石制建築或形狀似樓的巖石。
  • 幽巖:深邃幽靜的巖石或巖洞。
  • 獵火:打獵時點燃的火,用以照明或敺趕動物。

繙譯

碎石和瓦片在雨中斑駁,嵩山的高峰久已關閉了仙人的門戶。 雲霧散開,忽然看見陡峭而美觀的山壁,水邊遠処,淡淡的遠山微微鋪展。 古道上熟知龍洞的險峻,僧人說最美的景色在石樓之間。 想要進入幽深的巖洞卻無処棲身,獵人的火光照亮了夜空,空空地照著夜晚歸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嵩山的壯麗景色和神秘氛圍。詩人通過雨中的礫瓦、閉關的仙峰、雲開後的玲瓏壁和淡遠山,搆建了一幅幽遠而神秘的山景圖。詩中“古道熟知龍洞嶮,僧雲勝在石樓間”展現了山中的險峻與美景,而“幽巖欲去無棲処,獵火燒空照夜還”則表達了詩人對幽深之地的曏往與無奈。整躰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