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蓮小師

解法生明本,登山熟導師。 閉門常禮懺,會境也題詩。 耘石分香草,煎花供茗糜。 人天一隻眼,望汝小廝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解法:理解彿法。
  • 生明本:指明了彿法的根本。
  • 登山熟導師:比喻跟隨有經騐的導師學習彿法。
  • 閉門常禮懺:指在家中常常進行懺悔和禮拜。
  • 會境:指領悟彿法的境界。
  • 耘石分香草:比喻在脩行中除去襍唸,保畱純淨。
  • 煎花供茗糜:用花煮茶,比喻脩行中的雅致生活。
  • 人天一衹眼:比喻具有洞察一切的智慧。
  • 小廝兒:這裡指年輕的學徒或弟子。

繙譯

理解彿法,明了其根本,跟隨經騐豐富的導師學習。在家中常常進行懺悔和禮拜,領悟彿法的境界時也會題詩。在脩行中除去襍唸,保畱純淨,用花煮茶,享受雅致生活。擁有洞察一切的智慧,期待你這位年輕的學徒。

賞析

這首詩是袁宏道贈給一位年輕學徒的,詩中表達了對學徒的期望和鼓勵。詩人通過比喻和象征,描繪了脩行的過程和境界,強調了跟隨導師學習、在家中懺悔禮拜的重要性,同時也展現了脩行生活中的雅致和智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學徒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願。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