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廬山和蘇韻

相對無緣認嶺峯,入看只與白雲同。 江舟竟日分橫側,真面遙臨一水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無緣:沒有機會,無法接觸或瞭解。
  • 入看:近距離觀察。
  • 竟日:整天。
  • 分橫側:指江中的船隻隨着水流和風向的變化,時而橫向,時而側向。
  • 真面:真實的面貌。
  • 遙臨:遠遠地面對。

翻譯

面對着,卻無法真正認識那些山峯,近距離觀察時,它們似乎只與白雲融爲一體。江中的船隻整天隨着水流和風向變化,時而橫向,時而側向。廬山的真實面貌遠遠地映照在江水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以廬山爲背景,通過描繪山峯與白雲的交融,以及江中船隻的動態,表達了作者對廬山神祕面貌的嚮往和無法觸及的遺憾。詩中「相對無緣認嶺峯」一句,既表達了作者對廬山的敬畏之情,也反映了他對自然美景的無限嚮往。後兩句則通過江舟的動態和廬山真面在水中的倒影,進一步以動襯靜,增強了廬山的神祕感和遙遠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獨特感受。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