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心

無懷時遠,世心日波。 懷山襄島,萬石嶔峨。 相濟胡少,相溺胡多。 詩云深淺,易象馮河。 我生天末,如江有沱。 手無舟揖,若巨川何。 庶思考槃,於澗於阿。 樂茲淵止,枕漱而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無懷:沒有思念。
  • 世心:世俗之心。
  • 日波:日益波動。
  • 懷山襄島:思念山川和島嶼。
  • 萬石嶔峨:形容山峯高聳。
  • 相濟:互相幫助。
  • 胡少:爲何少。
  • 相溺:互相沉溺。
  • 胡多:爲何多。
  • 詩云:詩中所說。
  • 易象:易經中的象徵。
  • 馮河:涉水過河。
  • 我生天末:我出生在世界的盡頭。
  • 江有沱:江中有迴旋的水流。
  • 手無舟揖:手中沒有船槳。
  • 若巨川何:如何渡過這大河。
  • 庶幾:也許,或許。
  • 考槃:考察,思考。
  • 於澗於阿:在山澗和山阿之間。
  • 樂茲淵止:樂於這深淵的靜止。
  • 枕漱而歌:枕着石頭,漱着水,唱着歌。

翻譯

沒有思念的時候,心境遙遠,世俗之心卻日益波動。 思念着山川和島嶼,萬石高聳,山峯巍峨。 互相幫助爲何如此之少,互相沉溺爲何如此之多。 詩中所說深淺不一,易經中的象徵如同涉水過河。 我出生在世界的盡頭,就像江中有迴旋的水流。 手中沒有船槳,如何渡過這大河。 或許可以思考,考察,在山澗和山阿之間。 樂於這深淵的靜止,枕着石頭,漱着水,唱着歌。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厭倦和對自然的嚮往。詩中,「無懷時遠,世心日波」描繪了詩人內心的超然與世俗的紛擾,形成鮮明對比。通過對山川、島嶼的思念,詩人展現了對自然的深厚情感。詩中的「相濟胡少,相溺胡多」反映了人際關係的複雜與矛盾。最後,詩人以「樂茲淵止,枕漱而歌」表達了對寧靜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之美的讚美。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紛擾世界的超脫和對自然寧靜生活的渴望。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