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桃花源

溪雨濯雲根,花林水氣溫。 睡鸞常守月,仙大欲遮門。 綠壁紅霞宅,丹砂石髓村。 人中幾甲子,洞裏一黃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zhuó):洗滌。
  • 雲根:指山石。
  • 花林:花叢。
  • 水氣:水蒸氣,這裡指水汽。
  • 睡鸞:指棲息的鳳凰。
  • 仙大:仙人。
  • 遮門:擋住門。
  • 綠壁:綠色的山壁。
  • 紅霞宅:指色彩斑斕的居所。
  • 丹砂:硃砂,一種鑛物,常用於鍊丹。
  • 石髓:石鍾乳,也指石灰巖中的石筍。
  • 甲子:中國古代的一種時間計算單位,這裡指人間的時間。
  • 洞裡:指仙境或隱秘之地。

繙譯

谿水洗滌著山石,花叢中水汽溫潤。 棲息的鳳凰常守望著月亮,仙人欲擋住門戶。 綠色的山壁,色彩斑斕的居所,丹砂和石鍾乳搆成了村落。 人間已過幾個甲子,洞中卻衹是一夜黃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幽靜而神秘的仙境景象。通過“谿雨濯雲根”和“花林水氣溫”的細膩描寫,展現了仙境的清新與生機。詩中“睡鸞常守月,仙大欲遮門”增添了神秘色彩,而“綠壁紅霞宅,丹砂石髓村”則以色彩斑斕的筆觸勾勒出了仙境的瑰麗。最後兩句“人中幾甲子,洞裡一黃昏”巧妙對比了人間與仙境的時間感,表達了仙境的超然與永恒。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