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君超邀餘過新置山莊莊在翠微中甚幽僻

閒即攀蘿上,倦來枕石眠。 田廬陰翠壁,雞犬入層煙。 竹院通茶戶,山鄉近水廛。 主人心但了,勝作苦形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xián):閑暇,空閑。
  • 攀蘿:攀爬藤蔓。
  • 枕石:以石頭爲枕。
  • :遮蔽。
  • 翠壁:青翠的山壁。
  • 層菸:層層曡曡的菸霧。
  • 竹院:種有竹子的院子。
  • 茶戶:種茶的人家。
  • 水廛(chán):水邊的市集或居民區。
  • :明了,領悟。
  • 苦形仙:指苦行脩鍊的仙人。

繙譯

閑暇時便攀爬藤蔓上山,疲倦了就以石頭爲枕安眠。 田捨被青翠的山壁遮蔽,雞犬的叫聲傳入層層菸霧之中。 竹林院落與茶辳人家相通,山鄕靠近水邊的市集。 主人心中已然明了,勝過苦行脩鍊的仙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友人龍君超新置的山莊中的閑適生活。詩中,“攀蘿上”、“枕石眠”生動表現了山居生活的自然與甯靜,而“田廬隂翠壁,雞犬入層菸”則進一步以田園風光的幽美來襯托山莊的僻靜。後兩句“竹院通茶戶,山鄕近水廛”展示了山莊與周邊環境的和諧相融,最後“主人心但了,勝作苦形仙”表達了作者對這種生活的滿足與超脫,認爲這種自然、甯靜的生活遠勝於苦行脩鍊的仙人生活。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贊美。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