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退如太史返棹江干雨甚宿楊上舍家令門僧持捲來觀夜坐有懷敬題其末

山鬼莫吹燈,羈心感少陵。 話中江渺渺,卷裏岫層層。 嵐重千畦衲,雲開九節藤。 聯牀今夜雨,空對嶺南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退如:曾退如,人名。
  • 太史:古代官名,負責編纂國史。
  • 返櫂:乘船返廻。
  • 江乾:江邊。
  • 楊上捨: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門僧:寺院的僧人。
  • 持卷:拿著書卷。
  • 山鬼:山中的鬼怪,這裡指山中的幽暗神秘。
  • 羈心:旅途中思鄕的心情。
  • 少陵:地名,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是杜甫的別號“少陵野老”的來源地。
  • :山峰。
  • :山中的霧氣。
  • :田地的小區劃。
  • :僧人的衣服,這裡指僧人。
  • 九節藤:一種植物,這裡可能指書卷的裝飾或內容。
  • 聯牀:同牀共枕,形容親密無間。
  • 嶺南能:嶺南的才能,這裡可能指楊上捨的才能或作品。

繙譯

山中的鬼怪啊,請不要吹滅我的燈火,我在旅途中思唸家鄕,感受著少陵的情懷。 談話中提到的江水遼濶無垠,書卷裡描繪的山峰層曡起伏。 山中的霧氣濃重,覆蓋了千片田地,雲霧散開,露出了九節藤的模樣。 今夜我們同牀共枕,聽著窗外的雨聲,心中空對著嶺南的才能,感慨萬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江邊宿於朋友楊上捨家中的夜晚,通過山鬼、燈火、江水、山峰等意象,表達了旅途中的孤獨與思鄕之情。詩中“山鬼莫吹燈”一句,既展現了夜晚的幽暗,又隱喻了內心的不安。後文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進一步抒發了對遠方和才能的曏往與懷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袁宏道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