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寒集王連玉宅小飲

淺屋低檐下,春花滴小槽。 箸闌思蟹足,話久覓絨袍。 竹語調刀切,雲啼獝狖高。 等閒歷寒暑,顛裏換斑毛。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乍寒:突然變冷。
  • :聚集。
  • 王連玉: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淺屋低檐:指簡陋的房屋,檐口較低。
  • 小槽:小酒杯。
  • 箸闌:筷子橫放,表示停止用餐。
  • 蟹足:指螃蟹的腳,這裏可能指想吃螃蟹。
  • 話久:長時間交談。
  • 絨袍:用絨布製成的袍子,保暖。
  • 竹語:風吹竹葉的聲音。
  • 調刀切:形容聲音清脆,如同刀切。
  • 雲啼:形容雲彩移動的聲音。
  • 獝狖(xù yòu):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怪獸,這裏可能指風聲或某種動物的叫聲。
  • 等閒:平常,不經意間。
  • 歷寒暑:經歷冷暖。
  • 顛裏:頭頂。
  • 斑毛:白髮。

翻譯

在簡陋的屋檐下,春寒料峭中,我們聚集在王連玉的家中,小酌一杯。 筷子橫放,我們開始想念螃蟹的美味,長時間交談後,尋找着保暖的絨袍。 風吹過竹林,發出清脆的聲響,如同刀切;雲彩移動,似乎在低語,風聲或動物的叫聲在高空迴盪。 不經意間,我們經歷了四季的變換,頭頂的頭髮也由黑變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寒時節與朋友小聚的情景,通過細膩的環境描寫和生動的細節,展現了時光流轉、人生易老的感慨。詩中「淺屋低檐」、「春花滴小槽」等句,既表達了環境的簡樸,又透露出春日的生機。後句通過「箸闌思蟹足」、「話久覓絨袍」等生活細節,展現了友人間溫馨的交流。結尾的「等閒歷寒暑,顛裏換斑毛」則深刻反映了時間的無情和人生的變遷,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對過往時光的懷念。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