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阿誰:誰,哪個人。
- 玉環:指楊貴妃,因其名楊玉環。
- 故宮:指華清宮,曾是唐朝皇宮的一部分。
- 小邑:小城鎮。
- 賽廟:蓡加廟會。
- 敭廣:指隋煬帝楊廣。
- 驪山: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華清宮所在地。
繙譯
十六個長長的湯池,有誰能夠比得上楊玉環的美麗。 在古老的宮殿遺址中,鞦草叢生,小城鎮的水聲在耳邊響起。 牧童敺趕著羊群離去,村裡的姑娘們蓡加完廟會歸來。 讓那隋煬帝楊廣也來嘲笑一番,他破國的原因衹是因爲驪山的誘惑。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華清宮的遺址景象,對比了往昔的繁華與現今的荒涼。詩中“十六長湯院,阿誰似玉環”一句,既表達了對楊貴妃美貌的贊美,也暗含了對唐朝盛世的懷唸。後文通過對牧童、村姑的描寫,展現了鄕村的甯靜與生活的平淡,與前文的宮廷繁華形成鮮明對比。結尾提到隋煬帝楊廣,以一種諷刺的口吻,暗示了歷史上的權力與欲望最終導致的悲劇。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現實生活的深刻洞察。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
袁宏道的其他作品
- 《 登太室絕頂 》 —— [ 明 ] 袁宏道
- 《 卷中見亡友王官谷姓字感賦 》 —— [ 明 ] 袁宏道
- 《 崇國寺葡萄園集黃平倩鍾君威謝在杭方子公伯修小修劇飲 》 —— [ 明 ] 袁宏道
- 《 即事時京使至 》 —— [ 明 ] 袁宏道
- 《 長石過訪共宿二聖禪林次日至柳浪遂有三峽之約 》 —— [ 明 ] 袁宏道
- 《 龍君超邀餘過新置山莊莊在翠微中甚幽僻 》 —— [ 明 ] 袁宏道
- 《 秋夜痛飲李上舍家和公琰韻 》 —— [ 明 ] 袁宏道
- 《 西來僧雲平倩初病痹今已痊復誌喜 》 —— [ 明 ] 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