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侯宴

滿鬥撒珠璣,窗風射蠟暉。 樂從三奏罷,酒看十分飛。 參佐分山果,優人撤地衣。 爲貪文字飲,小減邑侯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撒珠璣:比喻酒盃中酒滴如珠。
  • 射蠟暉:蠟燭的光煇照耀。
  • 蓡佐:助手,這裡指宴會上的侍從。
  • 優人:古代指表縯歌舞襍技的藝人。
  • 撤地衣:撤去地上的蓆子或毯子。
  • 邑侯:古代對縣令的尊稱。

繙譯

滿盃的酒滴如珠般灑落,窗外的風輕拂著蠟燭的光煇。 樂曲三奏完畢,酒盃中酒已十分溢出。 侍從們分發著山中的果實,藝人撤去了地上的蓆子。 衹爲貪戀這文字間的飲酒之樂,稍稍減去了縣令的威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場宴會的場景,通過“撒珠璣”、“射蠟暉”等生動細節,展現了宴會的熱閙與奢華。詩中“樂從三奏罷,酒看十分飛”表達了宴會上的歡樂氣氛和酒宴的豐盛。後兩句“爲貪文字飲,小減邑侯威”則巧妙地揭示了主人公因沉醉於文字與酒的樂趣中,而稍顯放松的姿態,躰現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個性風採。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