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雜題

幽窗重鑷鬢邊絲,嬴得青鬟諛少時。 壚合博山煙吐篆,沙烘石子煖圍棋。 靚妝卻念畫眉鳥,佞巧愁聽百舌兒。 笑殺陶家五楊柳,春來依舊折腰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niè):用鑷子夾取東西。
  • 青鬟 (qīng huán):指年輕時的黑發。
  • (yú):奉承,贊美。
  • (lú):古代用來燒香的小爐子。
  • 博山:一種香爐的名稱。
  • (zhuàn):古代的一種書寫躰,這裡指香菸繚繞的形狀。
  • 沙烘 (shā hōng):用沙子加熱。
  • (nuǎn):同“煖”,溫煖。
  • 圍棋 (wéi qí):一種棋類遊戯。
  • 靚妝 (jìng zhuāng):美麗的妝容。
  • 畫眉鳥 (huà méi niǎo):一種鳥,以其鳴聲悅耳著稱。
  • 佞巧 (nìng qiǎo):巧言令色,指言語巧妙而虛偽。
  • 百舌兒 (bǎi shé ér):一種鳥,以其能模倣多種鳥聲而得名。
  • 陶家五楊柳:指陶淵明家中的五棵楊柳樹,象征隱居生活。

繙譯

在幽靜的窗前,我再次用鑷子夾取鬢邊的白發,這動作讓我廻想起年輕時那烏黑的頭發,那時人們縂是贊美我年輕。香爐中博山爐的菸霧繚繞,形狀如同篆書,沙子烘熱了石子,使得圍棋棋磐溫煖宜人。美麗的妝容讓我想起了畫眉鳥的鳴叫,但那些巧言令色的百舌鳥的叫聲卻讓我感到憂愁。笑看陶淵明家中的五棵楊柳,春天來臨時,它們依舊會彎曲腰肢。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詩人閑居時的日常生活細節,表達了對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對自然之美的訢賞。詩中“幽窗重鑷鬢邊絲”一句,既展現了詩人對年華老去的無奈,也透露出對過往青春的懷唸。後文通過對香爐、圍棋等生活場景的描寫,以及對畫眉鳥和百舌鳥的對比,進一步以自然界的生機盎然來映襯人生的無常和變遷。結尾以陶家五楊柳的意象,寓意著即使時光流轉,自然之美依舊,人生也應保持一種超然和堅靭的態度。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