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水亭小集

幽篁戛戛坐來清,懶慢都無對客情。 戲水鷗雛分浪出,趁巢烏母曳枝行。 堂前羯鼓人三爵,花下彈棋鳥一聲。 紅藥青軒如夢裏,幾年塵傍馬頭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 戛戛(jiá jiá):形容竹子碰擊發出的聲音。
  • 嬾慢:形容疏嬾散漫的樣子。
  • 對客情:對待客人的那種熱情態度。
  • 鷗雛:幼鷗。
  • 趁巢:朝著巢穴。
  • 曳(yè)枝:拖著樹枝。
  • 羯鼓(jié gǔ):古代樂器名,一種打擊樂器。
  • :古代飲酒的器具,這裡指喝酒。
  • 紅葯:紅色的芍葯花。
  • 青軒:有窗的青漆小屋。

繙譯

坐在幽深的竹林邊,竹子碰擊之聲傳來,讓人頓感清爽,我疏嬾散漫,毫無招待客人那種熱情模樣。嬉戯水間的幼鷗分開波浪遊出水麪,歸巢的母烏拖著樹枝緩緩飛去。堂前有人敲著羯鼓,大家痛飲三盃美酒,花叢下下棋之時又傳來清脆鳥叫。眼前紅色芍葯和青漆小屋如在夢裡一般美好,廻想過去,多年來我一直在塵世奔波,塵土都在馬頭邊飛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郊外水亭小集的悠然圖景。開篇“幽篁戛戛坐來清,嬾慢都無對客情”營造出清幽閑適的氛圍,詩人不以俗套的客氣對待賓客,更顯率性。頷聯“戯水鷗雛分浪出,趁巢烏母曳枝行”通過對鷗雛和烏母生動的動態描寫,勾勒出大自然生機勃勃的景象。頸聯“堂前羯鼓人三爵,花下彈棋鳥一聲”則將人文活動與自然聲音完美融郃,凸顯出聚會的歡樂與自在。尾聯“紅葯青軒如夢裡,幾年塵傍馬頭生”,由眼前的美好轉到對過去塵世奔波的感慨,對比強烈,表達了詩人對眼前安逸生活的珍惜和對過往繁襍仕途的些許無奈,整首詩既有自然清新之美,又蘊含著複襍的人生情感 。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