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退如初度與客談仙次韻

竹樹森疏翠繞身,與君連日坐花茵。 樂邦有宅憨爲主,仙路無程醉是因。 正好同看雙舞袖,何須高著九陽巾。 直消數幅梅花紙,便作華胥世上民。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樂邦:指極樂世界,佛教中指西方極樂世界。
  • :愚笨,這裏指純真無邪。
  • 仙路:通往仙境的路。
  • 九陽巾:古代道士戴的一種帽子,象徵道教的神祕和高深。
  • 華胥:古代傳說中的理想國,象徵和平與幸福。

翻譯

竹樹繁茂,翠綠環繞,我與你連日坐在花叢之中。 在極樂世界,純真無邪是居住的主導,通往仙境的路雖無明確路徑,但醉意是原因。 正好一起欣賞雙人舞的袖子,何須高高戴上象徵道教的九陽巾。 只需幾幅梅花圖,便能在華胥這個理想國中成爲幸福的居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與友人在自然美景中共享的寧靜時光,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繁華的超脫。詩中「竹樹森疏翠繞身」一句,以竹樹的繁茂和翠綠來象徵自然的清新和生機,營造出一種寧靜和諧的氛圍。後文通過對「樂邦」和「仙路」的描繪,進一步表達了對純真無邪生活的追求和對世俗紛擾的超越。最後,詩人以「梅花紙」和「華胥」爲喻,寄託了對理想國的嚮往和對簡樸生活的滿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簡樸生活的熱愛。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