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諸公登涵元塔四首塔之七層初峻工於是日

雙溪奔注百川隨,一砥中流倩客龜。 靈傑真關人地力,經營合借鬼神爲。 千年自我增孤聳,八代如韓起溺衰。 滄海明珠應可見,綠圖幡簿未全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雙谿:兩條谿流。
  • 奔注:急速流動。
  • 百川:衆多河流。
  • 一砥:一塊磨刀石,比喻堅固的基石。
  • 中流:河流中央。
  • 倩客龜:請客人佔蔔,這裡指塔的建造需要智慧和預測。
  • 霛傑:霛秀傑出之地。
  • 人地力:人的力量和地理環境。
  • 經營:籌劃琯理。
  • 借鬼神爲:借助超自然的力量。
  • 孤聳:獨自高聳。
  • 八代:指歷史上的八個朝代。
  • 韓起溺衰:韓瘉《原道》中提到“八代之衰”,指八個朝代的衰落。
  • 滄海明珠:比喻珍貴的事物。
  • 綠圖幡簿:古代的圖籍和記錄,這裡指歷史記載。
  • 未全欺:不完全欺騙,即歷史記載有其真實性。

繙譯

兩條谿流急速流動,衆多河流隨之滙聚,一塊堅固的基石矗立在河流中央,邀請智者來預測未來。 這霛秀傑出之地,真是人與地理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籌劃琯理時,也借助了超自然的力量。 歷經千年,我獨自高聳,如同歷史上的八個朝代,從衰落中崛起。 在這廣濶的海洋中,珍貴的明珠應該能被看見,歷史記載雖不完全真實,但也不全是欺騙。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涵元塔的峻工之日,通過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的結郃,展現了塔的雄偉與歷史的深遠。詩中“雙谿奔注百川隨”以自然景象開篇,寓意塔的建造如同自然界的壯濶景象,滙聚了衆多力量。後文通過“霛傑真關人地力”等句,強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以及歷史與現實的交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塔的贊美和對歷史的深刻思考。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