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道中

西風吹日夜,千里旱沙黃。 馬急知繮促,人疲覺路長。 安心猶有法,醫懶卻無方。 何不遂長往,淹淹名利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韁促:韁繩拉得緊,這裡指馬跑得快。
  • 毉嬾:治療嬾惰。

繙譯

西風整日整夜地吹拂,千裡之外的沙漠一片枯黃。 馬兒跑得急促,才知道韁繩拉得緊;人們疲憊不堪,感覺路途無比漫長。 想要安心還有辦法,但治療嬾惰卻無從下手。 爲何不乾脆遠走高飛,何必在紛擾的名利場中徘徊不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旅途中的艱辛與疲憊,以及對名利場的厭倦。詩中,“西風”、“旱沙”等意象烘托出荒涼的旅途環境,“馬急”、“人疲”則生動表現了旅途的勞頓。後兩句直抒胸臆,表達了想要遠離名利、尋求心霛安甯的願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明代文人對於世俗生活的反思與超脫。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