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湖

而我遊湘湖,恰值湖水小。 湘湖舊有名,敢道湖不好。 闢彼如花人,必須眉黛姣。 一旦決洪流,山寧不枯老。 白鯉曝腮鱗,漁刀蔽深草。 水少已不堪,何況酒更少。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湘湖: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是一個風景秀麗的湖泊。
  • :比喻。
  • 如花人:比喻美麗的女子。
  • 眉黛姣:形容女子眉毛美麗。
  • 決洪流:指洪水氾濫。
  • 曝腮鱗:魚在水面呼吸,鱗片暴露。
  • 漁刀:捕魚的工具。
  • 蔽深草:被深草遮蔽。

翻譯

我遊歷湘湖時,正逢湖水淺小。湘湖自古就有名,我怎敢說湖不好。就像美麗的女子,必須有美麗的眉毛。一旦洪水氾濫,山林難道不會顯得枯老嗎?白鯉魚在水面呼吸,鱗片暴露,漁人的刀具被深草遮蔽。湖水少已經讓人不滿,更何況酒也少。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湘湖水少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珍視和對環境變化的敏感。詩中,「湘湖舊有名,敢道湖不好」展現了詩人對湘湖美景的認可,而「闢彼如花人,必須眉黛姣」則巧妙地用美人比喻湘湖,強調了湘湖的美。後半部分通過「決洪流」、「白鯉曝腮鱗」等生動畫面,反映了湖水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以及詩人對此的憂慮。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生態平衡的關切。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