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午門觀燈應制

· 陳宗
鰲峯千仞鬱嵯峨,萬蠟榮春洽太和。 明月只隨仙仗轉,紅雲偏近御筵多。 旌旄影揚黃金闕,絲竹聲翻《白雪》歌。 萬歲三呼頻祝頌,醉歸數問夜如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鰲峯(áo fēng):傳說中的神山,這裏指高聳的山峯。
  • 鬱嵯峨(yù cuó é):形容山峯高聳、茂盛。
  • 萬蠟:指無數的蠟燭。
  • 榮春:春天的繁榮景象。
  • 洽太和:和諧、融洽的氣氛。
  • 仙仗:指皇帝的儀仗。
  • 紅雲:比喻燈火輝煌,如同紅雲。
  • 御筵:皇帝的宴席。
  • 旌旄(jīng máo):旗幟。
  • 黃金闕:指皇宮。
  • 絲竹聲翻:絲竹樂器演奏的聲音。
  • 《白雪》歌:古代樂曲名。
  • 萬歲三呼:高呼萬歲的儀式。
  • 祝頌:祝福、頌揚。
  • 夜如何:詢問夜晚的時間。

翻譯

鰲峯高聳入雲,鬱鬱蔥蔥,萬盞蠟燭照亮了春天的夜晚,氣氛和諧融洽。明月隨着皇帝的儀仗移動,燈火輝煌如同紅雲,靠近皇帝的宴席。旗幟在皇宮前飄揚,絲竹樂器演奏着《白雪》歌,聲音悠揚。人們高呼萬歲,頻頻祝福,醉酒後詢問夜晚的時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皇帝在午門觀燈的盛況,通過「鰲峯」、「萬蠟」、「明月」、「紅雲」等意象,生動地再現了燈火輝煌、氣氛熱烈的場景。詩中「仙仗」、「御筵」、「黃金闕」等詞語,體現了皇家氣派和尊貴。結尾的「萬歲三呼」和「夜如何」則表達了人們對皇帝的敬仰和夜晚的歡樂氛圍。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宏大,展現了明代宮廷的繁華景象。

陳宗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