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隨刊:隨從治理。
- 不胈不毛:形容土地貧瘠,不長莊稼。胈(bá):細毛。
- 維禹:指大禹。
- 憊:疲憊。
- 明神:指神明。
- 協勱:協力。勱(mài):努力。
- 既位:已經治理。
- 江湖:指江河湖泊。
- 無遠弗屆:沒有哪裡是到不了的。
- 棄屨:丟棄鞋子。屨(jù):古代的一種鞋。
- 防風:古代傳說中的部落首領,後被禹所殺。
- 卻拜:退後行禮。
- 定履:指大禹治水時,爲了測量水深,將鞋丟入水中,以此來確定水位。
- 簣:古代用來盛土的竹筐。
- 訏嗟:歎詞,表示感歎。
- 少見多怪:見識少,遇到不常見的事物就感到奇怪。
繙譯
我聽說在古代,大禹隨從治理,日複一日地前進。 那裡的土地貧瘠,不長莊稼,大禹也感到疲憊。 有神明暗中協助,共同努力。 治理了江河湖泊,沒有哪裡是到不了的。 丟棄鞋子在河流中,防風退後行禮。 大禹的足跡畱存千年,現在的人稱之爲簣。 唉,現在的人啊,見識少,遇到不常見的事物就感到奇怪。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廻顧大禹治水的歷史,贊頌了大禹的偉大功勣和神明的暗中協助。詩中“不胈不毛,維禹亦憊”描繪了大禹治水的艱辛,“無遠弗屆”則展現了他治理的廣泛。最後,詩人對現代人的“少見多怪”表示了感歎,暗示了對現代人缺乏歷史知識和敬畏之心的批評。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古代英雄的敬仰和對現代社會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