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殷良張於皋入閩訪李明府

· 陳履
章江煙水碧盈盈,日暮孤帆復遠征。 南浦寒雲生短劍,西山疏雨溼危旌。 關河不盡乘槎興,歧路空憐送客情。 爾去裁詩逢李白,幔亭風月對秋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章江:即贛江,位於江西省。
  • 盈盈:形容水清澈的樣子。
  • 南浦:泛指南麪的水邊。
  • 短劍:這裡比喻旅途中的艱險。
  • 西山:泛指西邊的山。
  • 危旌:高懸的旗幟,這裡指旅途中的標志。
  • 乘槎:乘船。槎,木筏。
  • 歧路:岔路,比喻人生的選擇。
  • 裁詩:作詩。
  • 幔亭:用帳幕圍成的亭子,多用於宴飲。

繙譯

章江的菸波水色碧綠清澈,日暮時分,孤帆再次啓程遠行。 南麪的水邊,寒雲似乎帶來了旅途的艱險,西邊的山中,稀疏的雨點打溼了旅途的標志。 穿越關河,無盡的乘船興致,岔路之上,空自憐惜送別之情。 你們此去若能遇到李白,一同作詩,那幔亭中的風月,定會與鞦日的清風相得益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送別友人前往福建的情景,通過“章江菸水”、“日暮孤帆”等意象,營造出一種離別的哀愁和旅途的艱辛。詩中“南浦寒雲生短劍,西山疏雨溼危旌”巧妙地運用比喻,表達了旅途的不易。末句“爾去裁詩逢李白,幔亭風月對鞦清”則寄托了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希望他們在旅途中能有詩意的相遇,享受鞦日的清爽與風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

陳履

明廣東東莞人,字德基,原名天澤。隆慶五年進士。歷知蒲圻、休寧、崇德知縣,官至廣西按察副使,兵備蒼梧。致仕後日以吟詠爲事。有《懸榻齋稿》。 ► 20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