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除夕爲稽古諸傳未竣漫吟五律

頷下驪珠何處尋,燈前獨對轉沉沉。 然犀所見休驚怪,罔象相逢莫羨歆。 便使六經皆註腳,方知百世有同心。 請伊暫釋懷中卷,糟粕安能盡古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頷下驪珠:比喻珍貴而難以得到的東西。頷(hàn):下巴。驪(lí):黑色。
  • 然犀:點燃犀牛角,傳說可以照見怪物。比喻洞察事物。
  • 罔象:傳說中的水怪,比喻難以捉摸的事物。
  • 六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樂經》六部儒家經典。
  • 註腳:解釋性的文字。
  • 糟粕:比喻事物中無價值的部分。

翻譯

珍貴的驪珠在哪裏尋找,獨自在燈前沉思。 點燃犀牛角所見,不要驚怪,遇到罔象也不要羨慕。 即使六經都有註解,也知道百世有相同的思考。 請你暫時放下懷中的書卷,糟粕怎能完全代表古今。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學問追求的深刻思考。詩中,「頷下驪珠」象徵着難以尋覓的真理,而「然犀」與「罔象」則分別代表了洞察與迷惑。通過這些意象,作者強調了學問探索的複雜性與挑戰性。最後,作者提出即使經典有註解,也不能完全代表真理,暗示了學問的深邃與個人的獨立思考的重要性。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