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雅詩二十首許由
如山範景仁,確乎不可拔。
廷爭萬乘前,龍鱗日幾捋。
至言金石貫,浩氣鬼神奪。
國本建諸初,廟名正其末。
兩朝社稷尊,衆議資裁割。
南士起紛更,囂陵出禁闥。
忠愛何所容,歌吟空自豁。
銀青再辭榮,黨碑非預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確乎:確實,的確。
- 廷爭:在朝廷上爭論。
- 萬乘:指皇帝。
- 龍鱗:比喻皇帝的威嚴。
- 捋:撫摸。
- 至言:至理名言。
- 金石:比喻堅固不變。
- 浩氣:宏大的氣概。
- 鬼神奪:形容言論有力,連鬼神也爲之動容。
- 國本:國家的根本。
- 廟名:指朝廷的名稱。
- 正其末:指確立國家的根本。
- 裁割:裁決,決定。
- 南士:指南方的士人。
- 紛更:紛亂更改。
- 囂陵:喧嘩無序。
- 禁闥:皇宮的門。
- 忠愛:忠誠與愛護。
- 空自豁:空自寬慰。
- 銀青:指高官的服飾。
- 再辤榮:再次拒絕榮譽。
- 黨碑:指記載黨人姓名的碑。
- 預脫:預先脫離。
繙譯
像山一樣堅定的範景仁,確實不可動搖。 在朝廷上與皇帝爭論,每天都要撫摸皇帝的威嚴。 至理名言如同金石般堅固,宏大的氣概連鬼神也爲之動容。 國家的根本在建國的初期就已確立,朝廷的名稱正是其終結。 兩朝的社稷因此得到尊重,衆議需要他的裁決。 南方的士人開始紛亂更改,喧嘩無序地出現在皇宮的門口。 他的忠誠與愛護無処容身,衹能通過歌吟來自我寬慰。 再次拒絕高官的榮譽,與黨碑無關,竝非預先脫離。
賞析
這首詩贊頌了範景仁堅定的品格和對國家的忠誠。詩中,“如山範景仁”一句,即以山爲喻,形象地描繪了範景仁的堅定不移。後文通過描述他在朝廷上的爭論、至理名言的影響力以及對國家的貢獻,展現了他的政治才能和道德風範。最後,詩人表達了對範景仁遭遇的同情,以及對他忠誠與愛護的敬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範景仁的高尚品格和歷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