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人來言楚事久未得旨感賦

塵頭飛騎竟茫然,望盡雲棱日角邊。 稅使逐來才兩載,楚人機動已三年。 從知鹿死非陰地,轉恐烏橫欲暮天。 國體藩規俱莫論,老臣塗血也堪憐。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塵頭飛騎:指傳遞消息的使者。
  • 雲棱:雲的邊緣,比喻遙遠。
  • 日角:太陽的邊緣,也比喻遙遠。
  • 稅使:負責徵稅的官員。
  • 楚人:指楚地的居民。
  • 機動:指行動或策劃。
  • 鹿死非陰地:比喻事情的結局難以預料。
  • 烏橫欲暮天:烏鴉橫飛,預示着天色將晚,比喻形勢不明朗。
  • 國體藩規:國家的體制和地方的規矩。
  • 老臣塗血:老臣流血,指忠誠的老臣因國家事務而受苦。

翻譯

傳遞消息的使者飛馳而來,卻帶來了令人茫然的消息,我望向雲邊和太陽的邊緣,一切都顯得那麼遙遠。負責徵稅的官員來到這裏才兩年,而楚地的人們已經開始策劃行動三年了。我們知道,事情的結局往往難以預料,就像烏鴉橫飛預示着天色將晚,形勢不明朗。國家的體制和地方的規矩都不再重要,忠誠的老臣因國家事務而流血,也實在令人同情。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大事的憂慮和對老臣遭遇的同情。詩中通過「塵頭飛騎」、「雲棱日角」等意象,描繪了消息傳遞的遙遠和不確定性,反映了當時政治局勢的複雜和動盪。後句中的「鹿死非陰地」、「烏橫欲暮天」則巧妙地運用比喻,表達了事情發展的不可預測性和形勢的嚴峻。最後,作者對「國體藩規」的漠視和對「老臣塗血」的同情,體現了其對國家命運的深刻關切和對忠誠臣子的深切同情。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