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鄧希父博士齋中

故園煙樹憶論文,短褐狂歌此對君。 碣石談天看汝在,都門擊築傍誰聞。 清齋簾色殘春草,小苑鶯聲過夏雲。 爲問玄成誰載酒,諸生經術起河汾。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縣北。碣石山餘脈的柱狀石亦稱碣石,該石自漢末起已逐漸沉沒海中。
  • 擊築:築,古代的一種絃樂器,似箏,以竹尺擊之,聲音悲壯。
  • 玄成:指學問高深的人。

翻譯

在鄧希父博士的齋中飲酒,我回憶起在故園的煙樹下與朋友們論文的情景。那時我穿着簡樸的衣裳,放聲歌唱,與你相對。在碣石山上談論天下大事,看你在場,我在都門旁擊築,卻無人知曉。

在這清靜的齋中,簾外的景色映襯着殘春的草色,小苑中鶯鳥的歌聲穿越夏日的雲層。我想問,那些學問高深的人,誰會帶着酒來訪,諸生們研究經學,從河汾之地崛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回憶與現實的交織,展現了作者對往昔學術討論的懷念和對當前學術環境的感慨。詩中「碣石談天」與「都門擊築」形成對比,前者象徵着高遠的學術討論,後者則反映了現實的孤寂與無人理解。結尾的「諸生經術起河汾」表達了對後學崛起的期望,體現了作者對學術傳承的重視。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