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烹鮮:烹飪鮮美的食物。
- 調商鼎:商鼎,古代的一種烹飪器具,這裡指烹飪技術高超。
- 制錦:織造錦緞,比喻有才能。
- 補舜裳:補綴舜帝的衣裳,比喻有治理國家的能力。
- 薇垣:古代星官名,這裡指天空。
- 邂逅:偶然相遇。
- 棠澤:指美好的恩澤或恩惠。
- 聲光:聲望和光彩。
- 敗壘:被破壞的堡壘。
- 遺墟:廢墟,遺畱下來的破敗之地。
- 宿草:長久的草,比喻長久的嵗月。
- 峻築:高大的建築。
- 瀕方:水邊的地方。
繙譯
烹飪鮮美的食物,手法容易掌握,如同商鼎中的技藝;織造錦緞的才能,足以補綴舜帝的衣裳。 恰好在天空下偶然相遇,共同談論著美好的恩澤,見証了聲望和光彩。 戰後的破敗堡壘籠罩在愁雲之下,廢墟中長滿了長久的草。 聽說海防已經建成了高大的建築,已經能夠借手保護水邊的地方。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烹飪與織造的技藝,以及戰後的破敗與新建的海防,展現了作者對時代變遷的感慨。詩中“烹鮮手易調商鼎”與“制錦才堪補舜裳”兩句,既贊美了技藝的高超,也隱喻了治國之才。後兩句則通過描繪戰後的荒涼景象,與新建海防的堅固,表達了作者對和平與安全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
區元晉
區元晉,字惟康。新會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舉人。官雲南鎮南知州,晉福建興化府同知。著有《見泉集》。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四等有傳。區元晉詩,以附於明萬曆四十四年刻區越撰《鄉賢區西屏集》之《區奉政遺稿》爲底本,參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區見泉公遺集》。
► 470篇诗文
區元晉的其他作品
- 《 普定行臺兵憲熊龍泉顧話兼示水程 》 —— [ 明 ] 區元晉
- 《 順昌縣途中用壁間韻感述 》 —— [ 明 ] 區元晉
- 《 七夕 》 —— [ 明 ] 區元晉
- 《 閱思齋弟仰西亭詩感述 》 —— [ 明 ] 區元晉
- 《 和趙憲副詩軸見寄兼呈年家岑都諫 》 —— [ 明 ] 區元晉
- 《 村莊漫述和趙中丞韻 》 —— [ 明 ] 區元晉
- 《 嘉蓮呈瑞 》 —— [ 明 ] 區元晉
- 《 鎮城菊日憶兄雙蓮弟惟裕 》 —— [ 明 ] 區元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