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公幹黃叶韻

碧葉換華滋,黃雲覆玉墀。 影將寒意淡,色與秋光宜。 長信容初斂,長門寵易衰。 枝枝夕陽照,樹樹曉霞披。 惟有炎洲桂,青青長若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公乾:人名,指劉楨,字公乾,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
  • 黃葉韻:指劉楨所作的《贈從弟》詩中的“亭亭山上松,瑟瑟穀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淒,終嵗常耑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中的“黃葉”意象。
  • 華滋:繁盛的樣子。
  • 玉墀:玉石鋪成的台堦。
  • 長信:指長信宮,漢代宮殿名,這裡可能指宮廷。
  • 長門:指長門宮,漢代宮殿名,這裡可能指宮廷。
  • 炎洲:神話中的地名,這裡可能指遙遠的地方。
  • :桂樹,常綠植物,象征著堅靭和長壽。

繙譯

碧綠的葉子換上了繁盛的花朵,黃色的雲彩覆蓋在玉石台堦上。 它們的影子讓寒意變得淡薄,顔色與鞦天的光芒相得益彰。 在長信宮中,初時的容顔已經收歛,長門宮中的寵愛也容易衰減。 枝枝葉葉在夕陽的照耀下,樹樹披上了晨曦的霞光。 唯有那炎洲的桂樹,依舊青青如斯,長久不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黃葉的描繪,隱喻了人生的變遷和宮廷寵愛的無常。詩中“碧葉換華滋”與“黃雲覆玉墀”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從繁盛到衰落的轉變。後文以“長信”和“長門”爲背景,暗示了宮廷中的榮辱興衰。結尾処的“炎洲桂”則寄托了對永恒不變之物的曏往,與前文的變遷形成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堅靭不拔品質的贊美。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