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錦石山作
西行至錦石,茲山何巑岏。
上有千花樹,照耀紫雲盤。
人傳漢陸生,奉詔日南端。
片語下南越,千金入長安。
趙主降黃屋,粵俗爲衣冠。
使還至此山,雲錦繞層巒。
百萬秦戍卒,三千漢材官。
銅標絕炎塞,橫海泛波瀾。
時來片語易,事去六師難。
功成在龍奮,名立附雲翰。
志士不偶時,終古爲悲酸。
仍聞桂江水,上接烏蠻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巑岏(cuán wán):形容山峯高聳、尖銳。
- 紫雲盤:比喻山上的雲霧繚繞,如同紫色的雲盤。
- 陸生:指陸賈,漢代著名辯士。
- 日南:古地名,位於今越南境內。
- 黃屋:古代帝王的車駕。
- 衣冠:指文明禮儀。
- 材官:古代的低級武官。
- 銅標:銅製的標誌,這裏指邊界標誌。
- 炎塞:炎熱的邊塞。
- 六師:指六軍,古代軍隊的統稱。
- 龍奮:比喻英勇奮發。
- 雲翰:高飛的鳥,比喻高遠的志向。
- 不偶時:不合時宜。
- 桂江:江名,流經廣西。
- 烏蠻灘:地名,位於廣西。
翻譯
西行至錦石山,此山何其高聳尖銳。山上有千樹萬花,映照着紫色的雲霧。人們傳說漢代的陸賈,曾奉詔來到日南的盡頭。他一席話使南越王歸降,千金送回長安。趙王降下帝王的黃屋,粵地人民開始學習文明禮儀。陸賈使者歸來,經過此山,雲錦般的美麗環繞着層巒。百萬秦朝的戍卒,三千漢朝的武官。銅製的邊界標誌隔絕了炎熱的邊塞,橫渡大海波瀾壯闊。時機到來,一句話就能輕易成功;事態變遷,六軍也難以挽回。功成在於英勇奮發,名聲建立在高遠的志向上。志士不合時宜,自古以來都是悲酸的。仍然聽說桂江的水,與烏蠻灘相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錦石山的壯麗景色,並通過歷史典故展現了陸賈的辯才和功績。詩中,「巑岏」形容山峯高聳,「紫雲盤」則賦予山景以神祕色彩。陸賈的故事被用來象徵智謀與時機的重要性,而「龍奮」與「雲翰」則體現了對英勇和高遠志向的讚美。結尾處,詩人通過對桂江和烏蠻灘的提及,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志士命運的悲憫。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
區大相的其他作品
- 《 九日偕館中諸友集天寧寺 》 —— [ 明 ] 區大相
- 《 舟行雜詠 》 —— [ 明 ] 區大相
- 《 送劉比部玄子往江北 其二 》 —— [ 明 ] 區大相
- 《 送蕭戶曹出守寧國 》 —— [ 明 ] 區大相
- 《 竹蓮雙瑞圖爲陸大夫賦 》 —— [ 明 ] 區大相
- 《 夏日與羅彥秀內弟江上泛舟 》 —— [ 明 ] 區大相
- 《 送少師許先生致政還新安 》 —— [ 明 ] 區大相
- 《 望鄉書 》 —— [ 明 ] 區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