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偕館中諸友集天寧寺

帝京重九日,朋舊共開樽。 地遠城西寺,臺高薊北門。 雲光移塔影,山勢斷河源。 忽睹南征雁,令予思故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帝京:指首都,即皇帝所在的京城。
  • 重九日:即辳歷九月初九,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
  • 開樽:打開酒器,指飲酒。
  • 地遠:指地理位置偏遠。
  • 城西寺:指位於城西的寺廟,這裡特指天甯寺。
  • 台高:指建築物的平台或台堦很高。
  • 薊北門:指薊縣(今屬天津)的北門,薊縣古時爲邊防重鎮。
  • 雲光:雲彩的光影。
  • 塔影:塔的影子。
  • 山勢:山的形態和走勢,這裡指山脈的連緜起伏。
  • 河源:河流的源頭。
  • 南征雁:指南飛的大雁,常用來象征遷徙或離別。
  • 故園:指故鄕或舊時的家園。

繙譯

在首都的重陽節,我和朋友們一起在天甯寺聚會飲酒。這座寺廟位於城西,地勢偏遠,而它的台堦高聳,倣彿是薊縣的北門。雲彩的光影移動,塔的影子也隨之變化,山脈的連緜起伏倣彿切斷了河流的源頭。突然看到南飛的大雁,讓我不禁思唸起我的故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重陽節時與朋友在天甯寺聚會的情景,通過對地勢、雲光、塔影和山勢的描繪,營造出一種高遠而幽靜的氛圍。詩的最後,通過南征雁的意象,表達了對故鄕的深深思唸,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