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質:比喻白菜的質地潔白如玉。
- 窺園:偷偷地看園子,這裏指觀察白菜的生長。
- 鋤成:用鋤頭耕作,使土地適合種植。
- 江左:指長江下游以東地區,即今江蘇一帶。
- 嶺南:指中國南方的五嶺以南地區,包括今廣東、廣西等地。
- 調羹:調和羹湯,這裏指烹飪。
- 得味真:味道純正,真正的美味。
- 加餐:增加飲食,指多吃一些。
- 肉食:指吃肉的人。
- 嗔(chēn):生氣,不滿。
翻譯
白菜的質地潔白如玉,我每天都要去園子裏偷偷觀察它。 經過辛勤的耕作,江東的土地變得綠油油,而嶺南的白菜也長得新鮮。 它的葉子烹飪後味道清淡,根部散發出的香氣讓人品嚐到真正的美味。 我常常依賴它來增加飲食,那些吃肉的人不要因此而生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白菜的種植與食用,通過「玉質」、「窺園」等詞語展現了白菜的潔白與作者對其的喜愛。詩中「鋤成江左綠,摘作嶺南新」一句,既表達了作者對勞動成果的自豪,也體現了白菜在不同地域的生長情況。尾聯「加餐常賴爾,肉食莫相嗔」則巧妙地將白菜與肉食對比,強調了白菜在日常飲食中的重要性,同時也透露出一種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生活態度。
陶益
陶益,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爲鬱林人,附籍新會。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讀書博學強記,精易通理。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又構樾墩書屋,讀書其中。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著有《練江子樾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 518篇诗文
陶益的其他作品
- 《 遊觀音山 》 —— [ 明 ] 陶益
- 《 避喧樾墩得關鶴門所寄京回途中見懷之作用韻奉答 》 —— [ 明 ] 陶益
- 《 寄南塘山人梁仲房四首 其四 》 —— [ 明 ] 陶益
- 《 宴楊子宅觀太史文衡山詩草 》 —— [ 明 ] 陶益
- 《 郊外暮回書事 》 —— [ 明 ] 陶益
- 《 胡姬曲二首書蘇武別歸圖 其二 》 —— [ 明 ] 陶益
- 《 長飢至於老 》 —— [ 明 ] 陶益
- 《 觀鳳草此本昔自洪都移植千家 》 —— [ 明 ] 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