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賢母傳

· 陶安
仙尉曾資內助賢,寸心貞潔對青天。 教兒書積千餘軸,守節家居五十年。 獨對殘燈了機杼,不將明鏡照朱鉛。 老來福慶人稀有,善行垂光太史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仙尉:指賢母的丈夫,古代稱官員爲尉。
  • 內助:指妻子,這裡指賢母。
  • 貞潔:純潔無瑕,特指女性的品德。
  • 青天:比喻公正無私。
  • 機杼:織佈機,這裡指賢母勤勞織佈。
  • 硃鉛:指化妝品,這裡指賢母不注重外表打扮。
  • 太史傳:史官所寫的傳記,這裡指賢母的事跡被載入史冊。

繙譯

賢母的丈夫曾是官員,她本人也是賢內助,心中純潔無瑕,麪對青天。她教導兒子讀書,積累了千餘卷書,守節在家五十年。獨自對著殘燈織佈,不用明鏡照硃鉛。老來福氣人少有,她的善行被載入史冊。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一位賢母的高尚品德和卓越貢獻。詩中,“仙尉曾資內助賢”一句,既點明了賢母的身份,又突出了她的賢德。“寸心貞潔對青天”則進一步以青天爲喻,強調了她的純潔無瑕。後文通過描述她教子讀書、守節家居、勤勞織佈、不事打扮等細節,生動地展現了她的賢良淑德。最後,“老來福慶人稀有,善行垂光太史傳”兩句,既表達了對賢母晚年幸福生活的祝願,又彰顯了她的善行被載入史冊的榮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賢母的形象和精神風貌。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