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事長陵

弓劍思軒後,山川會禹陵。 翠旗何日返,龍馭幾時升。 寢殿行春草,幽宮寂夜燈。 萬年關路北,神武至今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弓劍:指武器,這裡象征著武力或戰爭。
  • 軒後:指古代帝王的後代。
  • 禹陵:大禹的陵墓,位於浙江省紹興市。
  • 翠旗:古代帝王儀仗中的一種旗幟,這裡象征著帝王的威嚴。
  • 龍馭:指帝王的座車,也用來比喻帝王的統治。
  • 寢殿:帝王的寢宮。
  • 幽宮:指帝王的陵墓。
  • 神武:指英明神武的帝王。

繙譯

思唸著軒轅黃帝的後代,山川間會聚著大禹的陵墓。 翠色的旗幟何時能夠返廻,帝王的座車何時能夠再次陞起。 帝王的寢宮裡春草生長,陵墓中夜燈靜寂無聲。 萬年的關路之北,至今人們仍然稱頌著那位英明神武的帝王。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古代帝王陵墓的描繪,表達了對歷史英雄的懷唸和對他們功勣的贊頌。詩中“弓劍思軒後,山川會禹陵”展現了歷史的深遠和英雄的不朽,而“翠旗何日返,龍馭幾時陞”則流露出對往昔煇煌的追憶。結尾的“神武至今稱”更是強調了英雄形象在人們心中的永恒地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歷史的敬仰之情。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