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讀書訶林

聞道棲禪客,觀空不廢書。 蘿軒僧梵寂,木榻世情疏。 貝葉藏山鳥,曇花隱壁魚。 由來方丈室,即是草玄居。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觀空:指觀察事物的空無本質,是佛教中的一種修行方式。
  • 蘿軒:指藤蘿覆蓋的小屋或書房。
  • 木榻:木製的牀榻,這裏指簡樸的生活環境。
  • 貝葉:古代印度用來書寫的樹葉,這裏指佛經。
  • 曇花:一種短暫開放即凋謝的花,比喻事物的無常。
  • 方丈室:指佛教寺廟中的住持或高僧的居室。
  • 草玄居:指隱居或研究玄學的地方。

翻譯

聽說有位禪修的朋友,他雖然觀察事物的空無本質,但並不放棄讀書。他住在藤蘿覆蓋的小屋裏,僧人的誦經聲靜謐,木製的牀榻讓他遠離了世俗的紛擾。佛經藏於山鳥之中,曇花隱於壁魚之間。其實,他所住的方丈室,就是他研究玄學的隱居之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禪修者的讀書生活,通過「觀空不廢書」展現了禪修與讀書的和諧統一。詩中「蘿軒僧梵寂,木榻世情疏」傳達出一種超脫世俗、追求精神淨化的生活態度。而「貝葉藏山鳥,曇花隱壁魚」則巧妙地運用自然景物,象徵了佛法的深奧與生活的無常。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禪修生活的嚮往和對知識的尊重。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