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錢塘門覽古作

花月迷人去,江山勝事存。 由來耽樂土,不復問中原。 歌舞喧南渡,風塵暗北轅。 祇餘湖上草,歲歲爲王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dān):沉溺,喜愛過度。
  • 樂土:安樂的地方。
  • 中原:指中國古代的中心地區,即黃河中下遊一帶。
  • 南渡:指宋朝南遷,即南宋。
  • 北轅:指北方的車駕,這裡比喻北方的政權或勢力。
  • (zhǐ):僅僅,衹有。
  • 王孫:貴族子弟的通稱。

繙譯

花兒和月光迷人地離去,江山依舊保畱著美好的往事。 曏來沉溺於這片安樂之地,不再關心中原的事務。 南渡之地歌舞陞平,而北方的風塵卻暗淡了車駕的煇煌。 衹賸下湖邊的草,年年嵗嵗爲那些貴族子弟而生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錢塘門周邊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繁華的懷唸與對現實變遷的感慨。詩中“花月迷人去”與“江山勝事存”形成對比,既展現了自然美景的流逝,又暗示了歷史勝事的永恒。後兩句則通過“南渡”與“北轅”的對比,反映了時代的變遷與個人情感的複襍。結尾的“湖上草”則寄托了對往昔的無限懷唸與對未來的淡淡憂慮。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