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停留,駐紮。
- 故城:舊時的城池。
- 謁:拜訪。
- 澹臺董子祠:供奉澹臺滅明和董仲舒的祠堂。澹臺滅明是春秋時期的著名學者,董仲舒是西漢時期的儒家學者。
- 欽賢:尊敬賢人。
- 並祠:共同祭祀。
- 知人:瞭解人。
- 孔聖嘆:孔子感嘆。
- 策士:謀士,智者。
- 漢皇私:漢朝皇帝的私人顧問。
- 榛:一種灌木。
- 窺:偷看。
- 平生:一生。
- 守正:堅守正道。
- 景行:高尚的行爲。
- 於斯:在這裏。
翻譯
停留在古老的城池,拜訪澹臺滅明和董仲舒的祠堂。 尊敬賢人,得以共同祭祀。 瞭解人的能力,孔子曾感嘆; 作爲謀士,漢朝皇帝的私人顧問。 小徑寂靜,灌木叢生,園中荒涼,鳥兒自由地窺視。 一生堅守正道,高尚的行爲必定在這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古代賢人的敬仰之情,通過訪問澹臺滅明和董仲舒的祠堂,表達了對他們高尚品德和智慧的讚美。詩中「徑寂榛從塞,園荒鳥任窺」一句,以荒涼的景象映襯出賢人的孤獨與超然,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正直品質的堅守和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對道德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