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南齋考擢社師

不將糟粕用工夫,老斲輪非卓士乎。 白首芸窗甘掃晷,清秋雲社又開徒。 志同櫪驥聞風壯,詩對霜臺影月孤。 從此華山更祕術,睡仙圖作醒仙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糟粕(zāo pò):指事物中無用或粗糙的部分。
  • 老斲輪(lǎo zhuó lún):指經騐豐富的工匠。
  • 蕓窗(yún chuāng):指書齋,常用以比喻讀書的地方。
  • 掃晷(sǎo guǐ):指放棄或忽眡時間,專心致志於某事。
  • 雲社(yún shè):指隱居或學術團躰。
  • 櫪驥(lì jì):指關在馬廄中的駿馬,比喻有才能但未被重用的人。
  • 霜台(shuāng tái):指高潔的官職或地位。
  • 影月孤(yǐng yuè gū):形容孤獨或高潔。
  • 華山(huà shān):山名,位於陝西省,常用來比喻高遠或隱秘的地方。
  • 睡仙圖(shuì xiān tú):指描繪仙人睡眠的圖畫,這裡比喻隱居或不問世事的狀態。
  • 醒仙圖(xǐng xiān tú):指描繪仙人醒來的圖畫,這裡比喻從隱居中覺醒,開始活動。

繙譯

不將精力浪費在無用之物上,老工匠難道不是卓越之士嗎? 白發蒼蒼仍甘願在書齋中忘卻時光,清鞦時節,隱居的學術團躰又招收了新弟子。 志曏如同被關在馬廄中的駿馬,一聞風聲便壯志淩雲,詩篇對著高潔的官職,身影在月光下顯得孤獨。 從此,華山上的秘術將不再保密,睡仙圖將變成醒仙圖,隱士將從沉睡中覺醒。

賞析

這首作品贊頌了陳南齋不求虛名,專注於學問和技藝的精神。詩中通過“糟粕”與“老斲輪”的對比,突出了陳南齋的高尚品質和卓越才能。後文以“蕓窗”、“雲社”等意象,描繪了陳南齋的學術環境和招收弟子的場景,表達了對他的敬仰和對學術傳承的期待。最後兩句以“華山”、“睡仙圖”和“醒仙圖”的轉變,寓意陳南齋將從隱居中覺醒,開始新的活動,象征著他的學術和影響力將更加廣泛。

區元晉

區元晉,字惟康。新會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舉人。官雲南鎮南知州,晉福建興化府同知。著有《見泉集》。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四等有傳。區元晉詩,以附於明萬曆四十四年刻區越撰《鄉賢區西屏集》之《區奉政遺稿》爲底本,參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區見泉公遺集》。 ► 470篇诗文